【一页心扉】周之德 ‖ 罘罳峰,母亲的回忆
罘罳峰,母亲的回忆
● 周之德
(资料图片)
本文荐自《乡桥》
罘罳峰位于我的故乡宁乡县流沙河镇西北部,是横亘于湖南境内的雪峰山的一座尾峰,海拔近500米,平地突起,有如帝王寝宫中的屏风——古称罘罳,故而得名。山上古木参天,巨石排空,峭岩清涧,风景独秀,早在唐代就成了一方香火鼎盛的佛门净土。
我母亲刘秀英,在她不足周岁的时候,迫于家境清贫,被父母弃之于罘罳峰佛寺一户佃农家的大门口。一个破筐,一把稻草,算是她伊始的摇篮。罘罳峰收下了她。那满山浓浓烈烈的绿色,描绘了她幼年生命的色彩;那佛寺木鱼神秘而又单调的节奏,许诺了她一生的完满……
啊,罘罳峰,你是我母亲不幸的童年的一首歌,充满了苦涩,飘逸着幻梦——尽管那幻梦如山峰上的一株小草,所期待的仅仅是上苍低廉的阳光和雨露……
在一个金色的季节,母亲走出罘罳峰,来到山麓一户农家做了新娘。她还是那样虔诚地信奉那些永不开口的神明。心田的明净,有如佛殿前那口永不干涸的深井,映照着另一个世界的蓝天、白云,这就使母亲一生中单纯与执着、勤俭与善良、仁慈与忘我的精神进入一种永恒……
是为儿子的成长寻求神的庇护,还是出于对生的困惑的一种解脱?在我成长以后才真正明了:那是在她成为母亲以后,面对一个不尽责的丈夫,靠一种虔诚的心境,挑起维持全家生计的重担。耕田作土,养猪放牛,砍柴割草……无论春夏秋冬,在罘罳峰高高的山梁上攀登,在山坳里耕耘播种,在密林里寻找充饥的树皮草根。凡是男人能做的一切,她比男人们做得更出色。生活的艰辛,磨炼了她敢于承担一切、奉献一切的伟大品格。解放后,她曾获得乡\"劳动模范\"称号。贫与贱,苦与累,抗与争,是中国上一代母亲们的不幸,亦是她们生命的闪光之所在,而我深深敬爱的母亲,就是她们当中一个典型。她是无名的,就像罘罳峰的浓浓绿色永远不会随岁月凋残一般。
啊,罘罳峰,你是我母亲勤劳辛苦一世,无私奉献一生的一首歌,就如你为山乡献出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清泉,每一片落片,每一叶松针……
罘罳峰哺育了我的母亲。我在母亲的怀抱中长大,我就要告别母亲,到长江之滨的武汉去上大学了。母亲好像早就知道有这一天,为我饲养了六只母鸡,让我享用一顿顿美味,而她自己连汤也不喝一滴。只重赋与,不求索取,这就是罘罳峰最源远流长的一首母亲之歌!
当我远在天山深处,以牧羊人的身份并以父亲的名义面对自己的儿女时,我是越来越思念故乡的山了。虽然罘罳峰无法与八百里天山相比,但故乡的山在我心中何止八百里——那是一座永远无法跨越的山峰。在十分艰难的日子里,母亲来到了我的身旁。凭我写给她的信,赶万里路,打听无数的人,她终于走进了我一家居住的那个小小的地窝子里。对于我来说,这一时刻是天山与罘罳峰的相会。我永远要感谢落难中的诗坛旗手艾青和他的夫人高瑛。他俩应我的请求,以抚养尚在童稚之年的艾丹、艾未兄弟为由,找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的领导,经批准,将我母亲的户口从湖南农村迁移到他们家里。从此,罘罳峰形象再也没有离开过我这个漂泊异乡的游子。母亲就是罘罳峰,罘罳峰就是哺育我成长的母亲。
啊,罘罳峰,你的顶天立地,你的无限富有,你的历史兴衰,就是母亲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历史终于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这是人民的选择。我终于有机会回到阔别20多年的家乡。母亲已进迟暮之年,为抚育我的3个儿女,耗尽了晚年的精力,早该享受了。但她仍以苦为乐,不仅包揽下家务活,还利用一切空闲上街卖茶水、摆书摊,挣点滴收入以弥补家庭的不足。她多么希望能为儿孙们多尽一些力,她多么希望能看到孙子们个个长大成才。但一次意外的车祸,夺去了她年仅68岁的生命。1986年10月25日下午6时27分,母亲与世长辞。作为她唯一的儿子,却远在北京、西安等地出差,未能向母亲作最后的诀别,就连艾老、高瑛夫妇赠送给她的珍贵礼物和捎给她的问候都无法转告她老人家了。当我走近她长眠的墓土,我眼泪滂沱,远远看见罘罳峰在一片云遮雾障中低下了头……
啊,罘罳峰,你永远是我母亲一首唱不完的悲歌!当我为凭悼母亲再次登上罘罳峰时,那里参天的古树,盛唐的建筑早已不留痕迹了。而采石场的爆破声,汽车马达的轰鸣声却不绝于耳;极目远眺,山上山下高楼新宇栉比鳞次,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这块商周遗址和佛寺的废墟上耸立起来了。我深深怀念的母亲,如真有所谓在天之灵,就让儿子长久地跪拜、虔诚地祷告:放心吧,母亲,乡亲们会一代一代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把昔日的苦难变成今日的辉煌与潇洒!
也许,这就是母亲临终时的叮咛;
也许,这就是罘罳峰撼天震地的歌唱!
作者简介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往期回顾
◀
◀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