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双减”能增效 课后也育人
【资料图】
本报讯 近年来,泗县教体局聚焦课后服务质量提升,打造高标准、常态化的课后服务典范,推动课后服务提质增效,提升“双减”成效,增强教育服务水平。
课后服务全面覆盖,打造优质服务新典范。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该县“5+2”课后服务模式实现县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达到98%以上,教师参与率达到99%以上。泗城镇中心校清水湾校区、明德小学、大庄镇中心学校上榜全市第一批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示范校名单(16个),成为全市课后服务新典范。
双向出彩“两手抓”,减负增效助“双减”。近年来,该县紧抓校内教育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质量双向提升工作,通过“两手抓”工作模式,一手抓校内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一手抓课后服务质量提升,全面提升县域校园教育水平。通过减负增效,挖掘多方社会资源,丰富课后服务多彩课程助力“双减”落地开花,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
科学化作业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通过完善作业管理办法,把课后基本服务划定为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教师个别答疑时间,加强学科作业统筹,严格落实分学段作业总量控制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同时,紧抓教学常规工作,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确保学生在校内学会、学足、学好。
丰富课程资源,做实“课后育人”演练场。全面提升课后服务质量,通过益智游戏提升思维、体育活动增强体质、艺术教育美化心灵,让学生的课后延时生活更加充实、多彩,更有温度。同时,因地制宜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引进第三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增加课外实践机会,做实“课后育人”演练场,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成才路径和成长方式。
该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落实“双减”政策,立足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温馨周到的服务充实学生的课后时光,全面提升县域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