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反复发烧怎么办_疱疹性咽峡炎怎样护理

来源:元宇宙网 2023-06-29 13:50:52

现如今大家都会选择在网络上汲取相关知识内容,比如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反复发烧怎么办_疱疹性咽峡炎怎样护理,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问题,小编也是翻阅整理了相应内容,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1.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及时就医:如果宝宝反复发热,出现以下情况,及时就医:


(资料图片)

1.对于三个月以内的宝宝,及时就诊;

2.发烧40以上,持续24小时,屎少或无尿的婴儿;

3.低烧持续4天以上的婴儿;

4.发烧引起抽搐的婴儿;

5.婴儿发烧并伴有严重呕吐或吞咽困难;

6.呼吸急促、嘴唇发紫的婴儿;

7.婴儿精神差,活动少,甚至嗜睡;

8.发烧24小时后又回升的婴儿。

2、退烧最快的方法——物理降温:1。绿豆100g,鸡蛋几个。将绿豆磨成粉,翻炒,加入蛋清,拌匀,揉成小饼贴在胸前。一岁以下的宝宝可以坚持10分钟,一岁以上的可以逐渐增加时间,三岁以上的可以坚持30分钟。

2.将头发蘸蛋清反复涂抹在发烧宝宝的脚底、手掌、肚脐、胸部、背部。反复擦拭,保证体表蛋清不凝固。以15分钟为宜。敷完后,用干净的毛巾擦一下,体温马上会降到正常。

冰(水)冷却法1。将加有少量冷水的小冰块装入热水瓶或双层塑料袋中,外面用布包裹,将冰袋压平,放在孩子的头枕上。

2.将毛巾浸泡在冰水或冷水中,拧成半干状,折叠成长方形,将毛巾放在孩子头上。两条毛巾可以交替使用。高烧也可以放在脖子、腋窝、大腿等部位。

:如果用冷水或冰袋冷敷,孩子会冷得受不了。每次冷敷可以分开几分钟。在降温过程中,应注意病童的一般状态,通常体温可降至38c,如遇皮肤有毛发生长等异常情况,应停止物理降温。还有避风,别让孩子着凉了。

搓澡疗法。成人洗手,用手或手裹干净纱布,蘸30%~ 50%酒精(如果没有酒精,可用60白酒代替,1白酒兑半水)。擦拭病童的四肢和背部3~5分钟,力度适中,使皮肤血管扩张,热量随着酒精的蒸发而扩散。注意,此法适用于身体健康、无汗的体温40C以上患者,新生儿禁用。擦拭前或擦拭后注意测量体温,观察降温效果。

2.用35C左右的温水浸泡,然后擦拭手掌、脚底、手肘、腋窝、腋窝、大腿、脖子、后背等部位。每次擦完后,待皮肤上的水分蒸发干后,再擦第二遍,如此反复几次,直到体温下降。擦完后,穿衣盖被子,避免着凉。

3.用1毫升风油精和30毫升水在患儿的上下肢、背部、腋窝、腹股沟和四肢关节处摩擦10分钟左右,然后间隔15分钟再摩擦第二次。这种方法非常安全,其疗效优于酒精擦浴,也没有升温等副作用。但要注意避免药液接触孩子的面部(眼睛、嘴巴、鼻孔等。)和会阴,避免局部刺激。要密切注意孩子的肤色、呼吸、脉搏,如发现异常应停止此方法降温,并及时送医治疗。

刮痧疗法是用蘸水的瓷勺在背部上下刮,以刮出紫疹。发热患者,稍一刮,即可刮出斑点,呈紫红色,大而密。而正常人刮的比较慢,刮几次才能出现浅、稀、小的斑点。两者完全不同。刮刀要注意识别。

刮痧疗法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古老物理疗法。刮痧疗法的目的是通过疏通俞穴来达到调和脏腑气血、阴阳的作用。对感染性发热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辅助治疗。

足浴疗法准备两个大脸盆,一个放42*C左右的温水,一个放15~ 16的冷水,量以脚踝为限。把宝宝的脚洗干净,放入温水盆中浸泡1分钟,然后放入冷水盆中浸泡1分钟。这个过程重复三次,从温水浴开始,到冷水浴结束。需要注意的是,盆内温水要保持加热水在42*C~43C。最后要赶紧擦干脚,穿上袜子,以免着凉。此法适用于儿童早期发热的治疗。

3、最常见的退热方法——食疗退热:功效:具有解暑、滋阴醒胃的作用。可以作为日常饮品。

制法:鲜荷叶100克,洗净加水煮沸,再加入蜂蜜100克,微沸。

荷叶汤功效: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渴、利尿通淋的功效。每天可以喝汤吃两次瓜。

制作:冬瓜500克,洗净,带皮切块,荷叶切碎,加水煮汤。唐城区河

用盐调味。

葛根粥的功效:有舒筋、清热、生津止渴的作用。每天早晚各喝一次。

制备方法:鲜葛根40克,洗净切片,用水研磨,沉淀后服用。用100克粳米煮粥,半熟时加入葛根粉煮粥。

4、最安全的退烧方法——小儿推拿退烧:位置:前臂内侧中间,从腕横纹到肘横纹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用中指指向肚子,在穴位上直推。

操作:将食二指和中指的肚子从手腕处推到手肘处,称之为青田河。推500次。

要领:用力要轻柔均匀,推动要有节奏,频率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要从手腕到手腕,不允许反向操作!

第二步收回六腑500次:在前臂尺侧(小指侧),有一条从肘关节到腕横纹的直线。

手法:推。用中指指向肚子,在穴位上直推。

操作:将拇指面或食、中指面从手肘处推至手腕处,称为收回六腑。推500次。

要领:用力要轻柔均匀,推动要有节奏,频率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要从时到腕,不允许反向操作!

第三步,清肺经500次:无名指指关节面上。

手法:推。用拇指侧面或指腹直按穴位。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呈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

直线推动。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骨。推100-500下。要领:用力宜柔和均

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位置:位于手背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处。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大拇指指肚按揉1-3分钟。

要领:揉法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位置: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劳宫。揉10020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5、最简单的退烧方法-简易方退烧:材料:金银花15克,大青叶10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金银花和大青叶放入适量水中煎煮5分钟,然后去渣取汁,凉温后调入适量蜂蜜饮下。

材料:藿香正气水一支,棉球一个。

做法:用棉球蘸满藿香正气水,入睡时放在肚脐上并固定住,第二天取下。

口服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如果是新生儿,由于有很多的宝宝不爱吃奶或辅助食品。这时,应该避免食用对溃疡有刺激性的和粗糙的食物,而应该给宝宝吃刺激性小的食物。

家庭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让患儿充分休息,不要去幼儿园或学前班等,避免交叉感染。

其次要让患儿多饮水,进易消化的半流食,不要吃过热的食物,以免加重口腔的疼痛。

另外要注意患儿的发热情况,如果患儿体温持续在39C度以上,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疱疹性咽峡炎及咽结合膜热均为自限性疾病,如果不继发细菌感染或出现其他并发症,一般1~2周就可自愈。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返回顶部